
-
ITIF:美国、中国和欧盟——谁将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获胜?
来源:全球技术地图以下文章来源于科技咨询频道 ,作者唐璐 张志强 2021年1月25日,美国科技创新智库“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”(ITIF)发布题为《谁将赢得这场人工智能竞赛?中国、欧盟还是美国?》(Who Is Winning the AI Race: China, the EU, or theU
5
- 0
- 0
-
人机融合的科幻与现实
来源:《环球》杂志 作者:张漫子 随着光机电一体化、生物工程、生化机器人的发展和系统科学的综合进步,计算机自主的逻辑思维将有足够的行为表现,进而真正脱离人类的完全控制,拥有自主的智能思维。 几乎可以预见,未来5至10年,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,大数据、脑机接口和神经工程将成为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科学家竞
11
- 3
- 0
-
大国竞争的焦点:人工智能与数字主权
来源:全球技术地图以下文章来源于学术plus ,作者高级评论员 2021年1月13日,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发布题为《大国竞争: 人工智能、中国和全球对数字主权的追求》的报告,本报告总结了2020年度人工智能对话和会议的关键要点,确定了世界不同地区在应对新兴技术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,并评估了中国在其中的
4029
- 1
- 0
-
最新研究:超级人工智能,从理论上就无法控制
来源: 人工智能学家 Charles Q. Choi 文章来源:机器之心作者:Charles Q. Choi 编辑:泽南、杜伟近日,一项新的研究发现,从理论上来看,人类不可能控制超级人工智能。更为糟糕的是,这项研究也明确了人类无法在这种 AI 生成之时发现它。让人稍稍感到安慰的是,根据不止一项预测,
5013
- 1
- 0
-
智能传播中算法偏见的成因、影响与对策
来源: 国际新闻界 原创 许向东许向东,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、博导,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。王怡溪,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。随着智能算法进入我们的工作生活领域,并在获取信息、交流观点等方面产生诸多影响,人们开始形成这样的认知:计算机程序都是没有价值观和立场的,算法是客观中立
6388
- 0
- 0
-
AI「干掉」程序员后,又对艺术家下手了
来源: 极客公园原创 biu 人工智能领域缺钱,但这两个月来,他们不缺「好消息」。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 DeepMind,先推出了蛋白质结构预测 AI——AlphaFold 2,为困扰了生化学界 50 年的难题提供了解决思路;接着又发论文介绍「进阶版 AlphaGo」——M
2395
- 0
- 0
-
通往智能之路
原创 刘伟 人机与认知实验室 今天摘要:人类文明历经了近万年的坎坎坷坷,几度辗转,几经变革,直至今日,人工智能的兴起才极大地触发了人们对智能含义的深度思考,因为只有充分了解了智能的本质,才可能将人与机器、环境更好地融合,实现真正的人机环境系统智能。本文从五个角度阐述了对智能的理解与观点。首先,提出智
7651
- 4
- 0
-
吴恩达:2020 年,这些 AI 大事件让我无法忘怀...
来源:人工智能学家 作者:吴恩达编译:陈大鑫、贝爽编辑:青暮转自:AI科技评论日前,吴恩达在圣诞节之际回顾了2020年AI的一些重大事件,包括AI应对新冠疫情、数据集存在种族偏见、对抗虚假信息算法、AlphaFold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、1750亿参数的GPT-3出现等等,并为大家送上节日祝福。吴恩达
666
- 1
- 0
-
亚马逊Alexa科学家:图灵测试70年已成古董,要给AI构建
原创 新智元 来源:unite.ai编辑:小匀、yyan【新智元导读】1950 年,图灵提出著名的「图灵测试」去回答「机器能否思考」的问题,目的是判断机器是否能表现出人类也无法区分的对话行为。70年来,图灵测试也一直作为学术界的AI「北极星」而存在。近日,亚马逊语音助手 Alexa 部门的首席科学家
26
- 2
- 0
-
大融合:人工智能、数字化国家主义和后自主个人时代
来源: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社 原创 Cismag摘 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和社交媒体的结合,正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创造一种神奇的信息环境。数字化国家主义逐渐兴起,而人工智能往往会增强数字化国家主义的效应,后自主个人产生了一种规范化——进步项目,后自主个体也由此产生。在不同的制度中,后自主个体似乎在
12540
- 3
- 0